数据分析基线数据分析基线数据分析基线数据分析基线数据分析阈值线数据分析阈值线常见问题分析PCR扩增抑制(以Bio-CFX96为例)扩增曲线荧光强度大小及Ct值大小可提示存在抑制。H07存在扩增抑制;解决方法:将样本稀释后进行扩增。
模板量不足:对未知浓度的样品应从系列稀释样本的最高浓度做起;看CT值是分析荧光定量PCR最直观的一个数据,CT值一般在35左右就失去参考价值了,平时我们实验室用BIODAI-PCR荧光定量法测得的扩增曲线的起跳值基本在30左右。
如果有标准曲线,按照标准曲线计算。一般都是相对量,则用delta delta CT方法来计算。举例如下:对照组基因A的CT值为20, 内参(比如βactin)CT值15。实验组基因A CT值18,内参CT值14。首先算加样量:delta CT=15-14=1。2的1次方是2。也就是说实验组的加样量是对照组的2倍。
因为基本每个样本都是三个复孔,所以用目的基因CT平均减去内参的平均,再算其2-△△CT,EXCEL即可。
Ct=-1/lg(1+Ex)*lgX+lgN/lg(1+Ex),其中,n为扩增反应的循环次数,X为初始模板量,Ex为扩增效率,N为荧光扩增信号达到阈值强度时扩增产物的量。△Ct(n)=Ct(目的基因)-Ct(内参基因);△△CT(n)=△Ct(n)-△Ct(1)。起始拷贝数越多,Ct值越小。
好像它的error bar用的是RQ max和RQ min,所以请问一下,这里的error bar难道不是用SD么?我的SD是用目的基因CT减去内参CT之后的值计算的,高的时候有0.23。但是用SD的话,因为柱状图的高度是2-△△CT,所以直接用SD的话会出现比如柱高是0.02但error bar有0.23左右。
你做了一次实验,得到的样本做了一次PCR,得到了一次的相对定量(设对照组为1)。然后重新做实验,再做PCR,又得到一组,这样至少重复3次,就有3组相对定量了。计算标准差 对照组的标准差:取对照组的平均CT值设为1, 3次试验的CT值根据2-△△Ct计算相对量,可以算出对照组的标准差。
首先打开7500Software并且打开QPCR的数据。其次选择导出选择xls格式,开始导出。最后选择文件存储位置导入表格就可以了。
控制分析软件功能齐全,直观易用-中文、英文、日文三种软件界面可自由切换,一键点击,分析报告自动生成。
你用什么仪器得到的这些数据,采集这些数据的仪器所配的电脑上就有软件可以分析这些数据。
在数据收集完毕后,frax的智能软件大显身手。它运用特殊算法,对数据进行正常化处理,巧妙地校正背景荧光的干扰,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这样,每一个实验结果都能被精准地定位在统一的分析域值水平上。
1、现在最常用的两种分析实时定量PCR 实验数据的方法是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绝对定量通过标准曲线计算起始模板的拷贝数;相对定量方法则是比较经过处理的样品和未经处理的样品目标转录本之间的表达差异。2-△△CT方法是实时定量PCR 实验中分析基因表达相对变化的一种简便方法,即相对定量的一种简便方法。
2、如果是做的相对定量,用CTmean的结果就可以了,计算方法就是R=2-ΔΔCt,现在很多仪器你只要设置的时候明确标出内参基因和目的基因,这个结果也是会有自带软件给计算出来的。
3、根据最终得到的数据不同,定量PCR可以分为相对定量和绝对定量两种。典型的相对定量如比较经过不同方式处理的两个样本中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变化,得到的结果是百分比;绝对定量则需要使用标准曲线确定样本中基因的拷贝数或浓度。
4、数据分析基线数据分析基线数据分析基线数据分析基线数据分析阈值线数据分析阈值线常见问题分析PCR扩增抑制(以Bio-CFX96为例)扩增曲线荧光强度大小及Ct值大小可提示存在抑制。H07存在扩增抑制;解决方法:将样本稀释后进行扩增。
5、如果是realtime做表达量,用excel的制图,将每个个体的Ct值平均数做出柱状图就可以了。如果你还做了标曲的话,就用制图中的散点图看R2值。其实这些功能做定量PCR的时候电脑程序应该会自动分析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6、终点定量存在更大的误差)定量PCR:通过实时监测PCR每一个循环扩增产物相对应的荧光信号,来实现对起始模板进行定量或者定性的分析化学原理:荧光染料嵌合法,探针法SYBRGreenI(不饱和型),EvaGreen/LCGreen(饱和型),与dsDNA小沟部位嵌合,具有绿色激发波长。游离时不发光。